【天商优秀集体】一心一意为一体——记永利官网2017年度“五比双创”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经济学院经济学系

来源: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  作者:谭红华  编辑:王琳  发布时间: 2018-12-27 浏览数:


学校有这样一个团队,他们恪尽职守,用心任教,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;他们苦心孤诣,专致科研,争创校一流科研团队;他们和而不同,团结一致,助推团队一路向前。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团队,一直在用行动描绘未来,在为学校事业奉献力量的路上渐行越远。

一心:立足己任,孕育芬芳

团队里的教师深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。2017年度,系里开展争做黄大年式优秀教师活动,更是督促大家在教学上精益求精。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团队去年完成新的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,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,从根本上保证出勤率的提高。日后团队还会继续在教学改革方面下功夫,会增加实验经济学或其他一些实践类课时,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,改变课堂教学过多、实践教学过少的问题。此外,团队内教师也注重积累,千方百计提升自身能力,以确保教学质量。团队中有2人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,发表教改论文5篇,10人参加教育教学相关培训,3人获得教学质量奖。

授课之余,团队与学工部密切配合,适时召开学生学风建设会、新生专业教育会议和学年论文、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会议。推出“经济初学社”公众号,搭建与学生进行专业交流的平台。与天津浩宇天仿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实习基地,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。团队教师还利用休息时间,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,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亲力指导,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。付出的成果是喜人的,团队指导的《Shining in the darkness》等2项作品获2018年“创青春”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银奖,高建伟获2017年度大创优秀教师……当学生获奖时,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,培养学生成才的信念也驱动着老师们继续前行。

一意:探索发展,打造平台

不断探索是经济学系团队对待科研的态度。继续优化理论经济学团队建设,凝练方向,优化团队人才结构,形成以天津市高层次人才、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、131创新工程第一层次为引领,以天津市中青年创新骨干、131第二三层次为主体的科研创新团队,围绕经济转型、现代服务业、宏观经济和土地制度变迁等开展研究,同时以世界经济校级重点学科和政治经济学学位授权点为依托,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。团队成功获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,横向课题1项;获校级重点培育课题1项;发表C刊文章3篇,专著3部,其他论文9篇。这些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,使科研水平稳步上升,而其中的点点滴滴皆是一个团队后面的付出。

为了提升团队科研水平,团队积极引进天津市高层次人才。经济学系主任李颖说道:“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个艰难的过程。团队要考虑到为其搭建平台,以及后期福利等问题。”团队寻资源,找人才,促和谈,经过不懈努力,引进人才……,带来新的理念和相关资源以增加团队申报的项目和课题。同时,团队看到了自己科研方面的欠缺。面对高水平、高质量科研论文较少,缺少国家级课题等问题,团队教师通过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技能,完善知识解构,加大培训力度来化解难题,借助教研活动、双周讨论会、网络等提高自身科研素养。双周讨论会可谓是团队一大特色,每次都会轮流由一位成员给大家展示自己的论文或感兴趣的项目,阐述自己的观点,其他成员发表不同的见解,以此促进团队总体科研水平。团队也鼓励团员多出去培训交流、出国学习等,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,使团队焕发科研活力。2017年度经济学系1人获永利官网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资助。提及到团队科研发展前景,李颖满怀憧憬:“力争国家级项目,增发高水平论文,加强教学论文和教改项目的支撑力度,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。”

一体:相互共通,携手共进

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21名教师,团队建设过程当中,他们遇到过很多困难,其中,教师数量与工作量的不平衡是团队发展的难题,教师需付出极大时间精力去协调,平衡科研和教学的工作,找寻与团队的力量平衡点。面对老教师退休,师资结构失衡的问题,团队积极引进新教师,充实师资队伍。“团队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我们,同时老教师一对一带动青年教师,使其迅速成长。”经济学系主任李颖如是说。一平衡,一结构,双动力助推经济学系团队一往无前。

他们知晓,团队成长与个人就会进步相关,个人发展,团队就会发展。学校并不乏团队,但像他们这样有默契的团队并不多。经济学系教师互帮互助、团结友爱,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。系党支部也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引导成员主动承担困难,帮助身体不好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。2017年团队中1人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优秀共产党员称号,经济系党支部也获得五好党支部称号。全系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,不吝付出,毫无怨言,得到学院、其他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好评。经济学系团队一心一意为一体,仍在全速前进。(校报记者 谭红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