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商好老师】“周”密“严”谨做事 诲人不倦为师——记永利官网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周严

来源: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  作者:王琳 吕美炎  编辑:王琳  发布时间: 2020-09-10 浏览数:


一进办公室,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的三尺书桌,墙上一张张笑意昂扬的学生合照,白板上密密麻麻却又思路清晰的板书。采访伊始,他兢兢业业的师者形象便深深刻印在笔者心中。自2005年入职天商以来,无论是在教学、科研还是科普工作等方面,就如同他的微信昵称“周密严谨”的寓意一样,他时刻要求自己凡事做到周密严谨,让效率更高一些,效果更好一点。“这是我追求的目标,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和警醒。”他就是永利官网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、理学院科研副院长周严副教授。

“为了科普教育最美好的收获”

本着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专业实践机会,同时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初衷,2015年,周严与学生一拍即合,创建了天商物理科普协会(以下简称“协会”),由此开始了志愿服务的历程。他放弃每个周末的休息时间,指导学生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公开课全域科普志愿服务活动。从实验选择到器材准备,从讲授的内容到授课模式,从教学讲稿到反复试讲,他全程指导,和学生一起奋战。至今,团队已在校内外开展科学公开课60次以上,覆盖受众万人次以上。在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,举办的科普活动入选中国科协-网易百场直播,在线观看人数高达1440万。在天津市第32届科技周活动中,周严荣获“优秀组织者”荣誉称号,策划的33届科技周活动也入选天津市重点示范项目。

提及开展的科普活动,让周严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5月为新疆两所小学举办的科学实验“空中课堂”,通过网络视频为小学生讲授STEAM科学实验“3D眼镜的原理与制作”。“当时时任‘协会’会长的石弘扬同学给我讲述了她在新疆支教时的情形,并展示了给孩子们上课时的照片,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令我印象深刻,大家商量决定做一次远程教育活动。”周严回忆说,“因为当地网络条件较差,硬件设施不完备,加之语言沟通也较困难,但在团队与当地学校不断沟通协调与充分准备后,还是顺利展开了‘空中课堂’活动。当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3D眼镜看到形象逼真的3D影片时,激动地纷纷向千里之外的老师们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,那由心而发的灿烂笑容正是科普教育最美好的收获。”

在科普活动的不断实践中,周严还与天津市南开中学、北辰区瑞景小学、红桥区泰达实验中学等多所中小学建立联系,共同创课,探索新型科普教育模式,提出了“双动力共享型可持续科普教育”模式,以教师科研为源动力、理工科在校大学生为主动力,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科普服务。基于该模式还建立了“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青少年创客科普基地”,并被认定为2019年“天津市科普基地”。

“一个是点燃,一个是呵护”

“内心还是挺热爱教育这件事儿的。”朴素的话语蕴含了周严教书育人的真挚初衷。作为一位专业课教师,他往往会用非专业的术语来解释专业问题,在语言表达上更注意贴近学生,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于实践。他注重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,结合教学实际,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来完成课上的“一分钟小视频”。“学生们都特别让我意外,效果往往会超出我的预期。所以每次都特别肯定我的学生,被肯定后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就被激发了。”

“我经常说两个词,一个是点燃,一个是呵护。”周严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。“前段时间,有个大一的学生来找我,提出夏天在床上躺着太热了,想弄一个凉的被子或是床,从应用场景到工作原理再到设计方案,我们从下午4点多一直聊到晚上8点多,学生紧接着就回去查阅资料了。”当学生有了创新的点子后,不能轻易否定学生,要呵护他们的小想法,给予正面积极引导,鼓励他们放手去干,这就是周严的“点燃”与“呵护”的教育秘诀。“有好多学生就基于这些小点子申报大创,真的做出来一些仪器,也发表了论文等,获得自己的第一份科研成果。”

在授课和课题钻研之外,周严一改教师身份,甘当益友。许多学生都是他办公室的常客,愿意把自己的困惑与他分享。学生在毕业后还会就直博与否与他聊上一两小时,直到明确方向。他说,“学生真的是把你当家长一样信任,当你的建议点亮学生时,就会特别有成就感,这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。”

“科研的时间就是见缝插针”

周严不仅是一位人民教师,更是一位科研工作者。他把勤奋视为科研工作最首要的品质,兢兢业业围绕智能材料与器件方向做科研,目前已经发表论文20多篇,并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、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等多个项目资助,曾斩获2017年台湾国际创新发明大赛金奖。但他并不满足现状,而是不断发现、创新、突破,带领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向“液态金属”方面进军。

“科研的时间就是见缝插针,但是我觉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”周严身兼学院科研副院长、院教代会(工会)副主席、党支部书记等职位,工作繁忙是常态,但他对科研依然不遗余力。“科研关系到教学,老师经常关注科研,他的知识和课堂就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”作为科研副院长,他在自己做科研的同时,更加注重推动学院科研团队组织力、研究力、生命力建设。通过开展学科团队建设,选拔确立具有奉献精神,具有管理能力,具有科研能力“三个具有”型团队负责人,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科研团队建设方案。通过个人-学院-学校-领域专家“四级助推”工作,全程助力学院教师申报基金项目。通过组织学院内、校内外、校企等不同层面的科研交流活动,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,促进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,致力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价值。